一个可能成为晚会亮点的即首次参加央视春晚主持人的张国立,现场中张国立和董卿有一段亲昵随性热舞,因为节目不断调整没有出现在央视春晚,让董卿觉得非常遗憾。
笔者觉得,如今的央视春晚犯了四个致命的错误,首先是太“雅”。过度追求视觉上的炫丽,试听上的震撼,表达上的恢弘。有宏大叙事的壳子,但是却缺少真切细致的温润感,只见架子,不见舞台,只见骨感,不见肌理,只见热血,不见温度,在“雅”的过度包装下,丧失了应有之“俗”,如张国立董卿热舞本就不该删除,春晚作为给老百姓办的除夕盛宴,格调应该是是大众化的,而不是精英化和阳春白雪,没有娱乐大众的意识,这样的春晚还有谁会看。 其次是太“远”。不管是语言类节目,还是歌舞类等其他节目,都没有真切的反映老百姓的真实生活,老百姓的心里矛盾和所思所想所急,无法通过艺术形式得以释放和张扬,老百姓的民生酸甜苦辣咸得不到及时有力的艺术回应,高高在上的节目更多的是渲染了歌舞升平的麻木和麻醉感,无法产生直抵人心的艺术力量,去年2月,央视前副台长洪民生接受采访时谈说:“春晚节目仅仅是每年变一下形式,内容却没进步……老百姓过得还很苦,春晚却一直在歌功颂德拍马屁。”春晚最然近在眼前,但是却又遥不可及。
第三是太“高”。这些年,地方卫视紧锣密鼓提高节目质量,注重体现地域特色,注重接地气,注重真实、真切和真诚,出现了不少的好节目,如果说地方卫视注重“提高”的话,那么春晚却仅仅注重“拔高”,揠苗助长,一旦有了“拔”的意识,节目必然“高”字当头,高歌猛进,高大全,高富帅,高高在上,高处不胜寒。
第四是太“闭”。开门办春晚,就应该门和窗户全打开,而不是开了个门缝,连窗户也闭上了,不仅是广纳社会人士执导春晚,不仅是晚会瘦身,更应该有实质性的开门之举,要把全民参与的概念和形式带到舞台上,实现充分和观众和互动,为此,没有必要非要直播,非要在室内举行,露天的舞台也许更能够体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。
总之,当今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,应该通过诙谐轻松的方式,在春晚的舞台上表达出来,让针砭时弊成为主要手法,让好玩可乐成为永恒追求,让更加平民化成为诉求,让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成为目的,让广泛的参与性成为可能,让春晚的转型乃至细分观众群体成为未来改革目标,那么春晚才能得人心。
评论